1.3.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
2024年11月8日约 1660 字大约 6 分钟
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,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,也叫质膜。
一、细胞膜的功能
1、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(屏障作用)
- (1)对于原始生命,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,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,产生了原始的细胞,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。
- (2)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。
2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
- (1)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;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。
- (2)抗体、激素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,分泌到细胞外,细胞产生的废物也要排到细胞外;细胞内有用的成分却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。
结论:活的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。
提示
鉴定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,原理是: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,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色,死细胞能被染成蓝色。
- (3)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,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,有些病毒、病菌也能侵入细胞。
3、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
- (1)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(如胰岛素),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,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,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。
- (2)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,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。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。
- (3)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,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。如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。
二、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
1、1895年,欧文顿:
- 实验现象: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。
- 提出假说: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中有脂质。
2、科学家对脂质成分的验证
- 20世纪初,科学家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,制备纯净细胞膜。化学分析表明: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,磷脂含量最多。
提示
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细胞膜外,不含有其它膜性结构。
3、由磷脂分子“头部亲水尾部疏水”的特性,提出假说: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。
4、1925 年,两位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
- 实验: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脂质,在空气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,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。
- 结论: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。
5、1935年,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
- 实验:研究细胞膜的张力,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—水界面的表面张力。而此时,人们已发现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。
- 推测: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,可能还附有蛋白质。
6、对细胞膜成分的研究发现,脂质约占细胞膜总质量的50%,蛋白质约占40%,糖类占2%~10%。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,磷脂最丰富,此外还有少量的胆固醇。
三、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
1、1959年,罗伯特森
- 实验: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—亮—暗的三层结构。
- 模型:细胞膜由蛋白质—脂质—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(三明治模型)。
2、20世纪60年代以后,质疑静态模型
- 理由:如果细胞膜是静态的,细胞膜的复杂功能将难以实现,就连细胞的生长、变形虫的变形运动这样的现象都难以解释。
- 推测:质疑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,细胞膜应该能够流动。
3、1970年, 科学家进行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
- 实验: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,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,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。刚融合时,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,另一半发红色荧光。在37 ℃下经过40 min,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。
- 结论:细胞膜具有流动性。
4、1972年,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。
四、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
1、基本内容
(1)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
- 磷脂分子的疏水端,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,因此具有屏障作用。
(2)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
- 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,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,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。功能越复杂的膜,蛋白质的含量越多。
(3)膜具有流动性(结构特性)
- 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,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。膜的流动性对于膜执行功能非常重要。
2、糖被及其功能
在细胞膜(其他膜暂不考虑)的外表,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,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,这些糖类分子叫做糖被,与细胞表面的识别、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。
五、细胞膜的成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
- 1、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开:磷脂双分子层——屏障作用
- 2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:膜转运蛋白(细胞膜上起运输作用的蛋白质——主要)和磷脂双分子层(允许弱极性或无极性分子以及极性小分子穿过,阻止离子和强极性分子通过)
- 3、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:糖被